01-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本文最后更新于 3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如有问题,请联系pu_pua@163.com

一、唯物辩证法本质特征和认识功能

本质特征
  • 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 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内容。

(一)唯物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揭示唯物辩证法的本质

辩证法在对现存十五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恩格斯也指出,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

批判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由此做出的革命性结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他们反对把资本主义看作永恒范畴,主张从历史发展中看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

方法论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必须深刻理解其中贯穿的唯物辩证法的批判精神和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要坚持和发扬这种批判的、革命的精神。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要永葆自我革命精神,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要提倡创新创造,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二)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由于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因而当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同样,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时,也就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这一名称,就体现了这种统一。

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统一

就唯物辩证法本身来看,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还体现为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辨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两者之间的关系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

(三)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普遍规律,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论。

人的认识活动

人的认识活动本身既要符合客观辩证法,又有其固有的辨证运动的规律。

  1. 作为唯物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同时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了方法上的遵循。
  2. 量变质变规律指导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把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结合起来,遵照“量变—质变—新量变”的客观进程,去认识和把握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阶段性与不同发展状态的转化。
  3. 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人们,任何现实事物都将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否定,应从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中把握事物发展本质及其发展方向。
  4. 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成对的基本范畴,都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也对人们深入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的核心要求

矛盾分析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矛盾具体分析,对具体情况、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方法论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要求我们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认识和化解矛盾,尤其是要把优先解决主要矛盾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习近平强调,改革要“扭住关键”,“突出问题导向”,体现了矛盾分析方法在改革和发展问题上的运用。

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的时代表达和时代升华。

坚持问题导向,不仅要增强问题意识,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不仅要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还要勇于触及矛盾、长于化解矛盾,尤其是要善于灵活运用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解决各种复杂问题。

二、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zhuji::新便利站卖细线)

(一)辩证思维能力

定义

辩证思维能力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是科学思维能力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增强思维能力首先要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意义

辩证思维能力具有丰富内涵,它是用批判的和革命的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用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范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把握本质、遵循规律、指导实践的能力。

方法论
  • 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要自觉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掌握运用好辩证的逻辑思维方法。
    1. 归纳与演绎。
    2. 分析与综合。
    3. 抽象与具体。
    4. 逻辑与历史。
  • 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要求我们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观察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 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还要善于运用多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并在这种综合运用中体现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辨证智慧。

(二)历史思维能力

定义

历史思维能力是辩证思维与历史眼光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历史观的具体表现和实践运用,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

意义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使人正确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规律,进而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科学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并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在要求。

方法论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在鉴往知来中更好地走向未来,就要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系统学习,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砥砺前行的智慧与力量,不断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精神境界和实践水平。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还要注重学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厚植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

(三)系统思维能力

定义

系统思维能力就是从事物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思考的能力,就是全面系统地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就是要坚持系统观念,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

意义

系统观念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的应有之义。从一定意义上说,普遍联系着的事物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把事物放在普遍联系的系统中来把握,在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层次、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动态过程中把握事物,力求获得问题的最优解。系统思维则以确认事物的普遍有机联系为前提,进而具体把握事物的系统存在、系统联系与系统规律,遵循以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等为基本内容的思维原则,目的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并实现事物结构与功能的优化。

方法论

坚持系统观念,提高系统思维能力,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要立足现实需要,以系统思维聚合力,用系统方法谋全局,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起来审视,把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统筹起来谋划,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

(四)战略思维能力

定义

战略思维能力强调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意义

战略思维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一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地思维活动,事关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与整体谋划,旨在谋求长远的生存与发展。

方法论

培养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要求我们不断开阔视野,培养博大胸襟,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学会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做到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在原则性问题上坚定立场不动摇,在整体性、方向性抉择面前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而后动。

(五)底线思维能力

定义

底线思维是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根据我们的需要和客观的条件,划清并坚守底线,尽力化解风险,避免最坏结果,同时争取实现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把握底线思维,就要“凡是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意义

底线思维能力体现了我们对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度”的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也体现了对矛盾分析方法的自觉运用。只有始终坚持和运用底线思维,才能有效化解风险挑战,确保完成目标任务,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

方法论

坚持和运用好底线思维,培养和提高底线思维能力,一方面,要严守原则,不仅要划清底线,更要坚守底线,不能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另一方面,要以积极的态度研判风险、防患未然,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坚定信心,以实际行动化解风险,变挑战为机遇,追求最佳结果。另外,坚持底线思维,要做到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要做好应对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增强前瞻意识。

(六)创新思维能力

定义

创新思维能力数对常规思维的突破,是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意义

思维的发展与深化离不开创新。创新思维能力意味着不墨守成规,在求新、求变中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今世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创新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和重要源泉,只有善于开发和运用创新思维能力,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回应和解决时代发展所提出的问题。

方法论

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要求我们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

转载请注明:
作者:非童
文章地址:https://pupua.top/mll/may/653/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协议。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您的评论将经过审核

博主有权在不通知的情况下,对含有广告信息的评论进行修改或删除

我们承诺保护您的隐私,不会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使用或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发表评论即表示您接受以上规则。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