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归氏族公社所有,实行集体劳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劳动产品。生产力十分低下决定了原始社会的生活资料实行平均分配,以保证社会成员的共同生存,这就决定了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没有剥削。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剥削社会。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和奴隶是两个基本阶级。奴隶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控制国家政权,是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相对立的是奴隶阶级,奴隶是奴隶社会的劳动阶级,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其人身也归奴隶主所有,是奴隶社会的被统治阶级。除奴隶外,自由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也是奴隶社会的劳动阶级。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农民(农奴)为基本特征。地租是封建剥削的基本形式,集中反映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随着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封建社会开始走向灭亡。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一是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得以较快发展,形成了日趋发达的城市经济。封建行会约束下的小手工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个体劳动基础上、以交换为目的的简单商品经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并由此发生剧烈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条件较好的作坊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逐渐富裕起来并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而多数作坊主则在竞争中逐渐衰落,直至破产,一起沦为雇佣工人。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形式之一。

随着商人积累的财富不断增加,一些大商人成了包买商,他们不仅包销小生产者的全部商品,还供给他们原料和设备,从而割断了小生产者与销售市场和原料市场的联系,逐渐控制了商品生产者。商人和高利贷者趁生产者困难之机,贷给他们所需要的资金、原料和生产工具。于是,作坊主丧失了独立的生产者身份,连同其帮工和学徒成了商人和高利贷者的雇佣工人,商人和高利贷者则成为工业资本家,这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另一种形式。

(三)资本的原始积累

15世纪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商品生产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发展,这一任务只能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来实现。新兴资产阶级便开始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利用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以暴力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在英国表现得最为典型。资本家和封建贵族通过各种手段把大片农民私有土地围圈起来据为己有,资本家和封建贵族还通过“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转化为现代私有财产”,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屠杀当地居民、抢劫金银财宝、掠夺了大量财富,大大加速了货币资本的积累。

新兴资产阶级在国外进行疯狂掠夺的同时,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这一切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程。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四)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确立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从历史上看,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都是剥削制度,其区别在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不同以及由此决定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完全人身占有为基础的。在封建社会,封建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即土地,人身依附为条件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经过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资本主义所有制得以确立。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变成雇佣劳动关系。资本家不但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且拥有对雇佣劳动者的支配权,并凭借这种所有权和支配权实现对全部劳动产品的占有和支配,从而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人身自由基础上的“平等”关系,剥削带有一定的隐蔽性。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首先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在“W-G—W”这个公式中,W代表商品,G代表流通中的货币。这是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明商品流通的目的是获得使用价值。在“G—W—G”’这个公式中,W代表商品,G代表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货币,而是作为资本的货币,G,代表的是价值增殖后的货币。这个公式表明资本运动的一般目的是价值增殖,因此被称为“资本总公式“。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与商品交换的原则是矛盾的。资本在流通中创造了新价值。问题的关键在于劳动力成为商品。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人的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都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基本要素,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劳动者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其二,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生活资料来源,因而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家支配和剥削工人的雇佣劳动关系。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一旦劳动力价值降低到这个界限以下,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特殊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用m表示)。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个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如原材料和燃料机器、厂房等。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这部分资本叫作不变资本(用C表示)。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部分资本的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因此叫作可变资本(用1)表示)。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用公式表示:W=c+v+m

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这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应该用剩余价值和雇佣劳动者的可变资本相比。

m'=m/v

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前一个公式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后一个公式则是以活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或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通过提高劳动强度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样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作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资本家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但其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来提高剥削程度。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

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生产自动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代替了工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二是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使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少数所谓的“无人工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已不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在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总体工人”中脑力劳动者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生产力日益提升,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总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它的普遍采用会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但客观上也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不仅生产商品、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因此,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其实质而言,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但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在这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从而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预付资本的大小。资本积累就是依靠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实现的,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可能有资本积累。这样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的总量。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基础,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积累越多,资本积聚的规膜就越大,个别资本总额就越大。资本集中是指个别资本通过结合而形成较大的资本。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杠杆。在自然形式上,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价值形式上,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得以不断提高。结果就是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的需要。这种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他们并不是社会生产发展所绝对不需要的,而是由于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相对过剩人口基本上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流动的过剩人口,第二种是潜在的过剩人口,第三种是停滞的过剩人口。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其表现是:生产资料的使用社会化,生产过程成为许多人协同进行的社会化的大生产;另一方面,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这样,在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便产生了深刻的矛盾。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这种矛盾日益加剧,资本主义最终会被新的、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

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理论是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三种不同的职能。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殖,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售卖不仅要实现商品的价值,还要实现剩余价值。

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存在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依次连续性,空间上的并存性与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三种职能形式循环,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的统一。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作资本的周转。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资本在运动过程中,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本无止境的价值增殖运动。由于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存在,特别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和波动使得资本连续和高速运动的条件经常遭到破坏。

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在物质上划分为两大部类,在价值上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所谓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I)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消费领域;第二部类(Ⅱ)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还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否则社会再生产就会停顿,使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以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既要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更要保证扩大再生产的实珏。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对所耗费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涓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上述比例不只是总量上的比例,还是结构上的比例。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才能顺利进行。

这种失衡和脱节经常表现为生产过剩,以至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难以顺利进行,最严重的就是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这种制度下,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除此之外,资本家还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制度,其特点是利用“科学的劳动组织”,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的血汗。这种工资制度的典型形式,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的“泰罗制”和“福特制”。

只要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基本经济关系不变,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就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率也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则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作平均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要求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银行利润,农业资本家得到农业利润,这些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取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成本是由生产中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构成的。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商品不再以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交换,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价格而不是价值出售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虽然从个别部门来看,但从全社会来看,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利润总额与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虽然从个别部门看,但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生产价格随着商品价值的变化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反之,生产价格就会提高。

(六)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和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这些一般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发挥作用。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共同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化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需要,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买卖在时间上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行为。同时,在商品买卖有更多的部分采取赊购赊销方式的情况下如果某些债务人在债务到期时不能支付,就会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但是,这仅仅是危机在形式上的可能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其二,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但是,经济危机只能得到暂时缓解,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根除。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但是危机阶段是必经阶段。

转载请注明:
作者:非童
文章地址:https://pupua.top/default/1237/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协议。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您的评论将经过审核

博主有权在不通知的情况下,对含有广告信息的评论进行修改或删除

我们承诺保护您的隐私,不会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使用或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发表评论即表示您接受以上规则。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